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海嘯後用手抄的號外

 香港蘋果日報 20110403

《重訪災區系列報道》

大地震後,災民看見地獄,眼前是烈火焚城,生靈塗炭。
昏天暗地中,宮城縣女川町的佐藤充逃出生天卻折返災場,
只為帶領公司的中國女研習生,避到高處的神社。女工們性命得保,他卻被海嘯冲走。
大水淹城下,《石卷日日新聞》的記者未知家人安危,已出發採訪。
手機網絡癱瘓,他們在及胸的洪水中半游半跑,傳送採訪材料;
印刷機器停頓,他們就手抄報紙,只為給災民帶來最新的消息、正確的資訊。
佐藤充的堂弟帶我們實地了解堂兄當日救人經過;
災後以報社為家的《石卷日日新聞》社長,
跟我們分享當日不肯停刊、繼續出版的原委。
有人捨身成仁,有人緊守崗位,讓苦難的人相信,這裏是人間,不是地獄。

 
《石卷日日新聞》報社的時鐘指針停在 2 47分,那一刻過後,員工攀山涉水採訪,全力手抄大字報,出版災難中的號外。 林社炳攝


《石卷日日新聞》報社的時鐘,指針仍然停留在 2 47分,時間彷彿在地震的一刻凝結。報社上下面對家園被毀,家人無法聯絡,文明世界的電力、通訊、汽油供應頃刻消失,海嘯重創石卷的當天晚上,社長近江弘一連同編採人員卻決定,報紙絕對不能停刊,最後大家想出以手抄大字報的原始方法,翌日出版號外,報道最新災情。「我們沒考慮過停刊,只是考慮用甚麼方法繼續出版,因為災難中,民眾最需要的就是資訊。」

311東日本大地震的兩個多星期後,《蘋果》記者來到重災區宮城縣石卷市的石卷日日新聞社。主管採訪部的「報道部長」武內宏之災後無法回家,一直住在報社。報社天花的電線地震時掉了下來,至今仍然垂在書桌上,牆壁的裂縫依然清晰可見,一臉倦容的武內宏之從書櫃拿出 3 12日至 3 17日一連六日的報紙號外給我們看。與其說那是報紙,不如說是大字報。但他們一樣畫上報頭,大地震翌日 3 12日的頭條標題是「東北地方太平洋沖地震」。
 

大地震後,石卷市居民透過《石卷日日新聞》號外了解災情。 

《石卷日日新聞》提供手機照明報社開會
報道部課長平井美智子說,海嘯來臨前的一刻,原本放晴的天色突然變得昏暗,開始下雪,眼前一片白茫茫。報社的一名記者正在外勤,人來得及逃跑,車子卻連相機被水冲走。其他記者則跑到市政府、警署等地點等候消息。
當時身在報社的近江弘一及武內宏之面對報社的印刷機被水浸壞,電力供應停止,在一片黑暗中只能以手機的光線照明繼續開會,討論如何應付眼前的災難。「當天晚上,我們終於想到以手抄的方法出版第二天的號外」。

地震後不久,手機網絡停止運作,沒法通訊。為收集外勤記者在市政府、避難中心等地點採訪得來的資料,報社最年輕的記者、 23歲的橫井康彥,要在及胸的洪水中,半游半跑的去各處收集同事的筆記和稿件,帶回報館,交由社長和其他同事,合力用箱頭筆抄到紙上,一式六份,再分別貼到避難所、便利店等市民聚集的地方,讓他們得知最新的情況。

 
311日本大地震當天的重災區石卷市。 石卷市民德增良平提供

 


陳沛敏(左)、林社炳(右)


印刷恢復免費派發

「當時記者們連家人也沒法聯絡上,設身處地的想,在一片黑暗和寒冷中,大家沒法收看電視,也可能沒有收音機,卻很想知道家人的情況、四周正在發生甚麼事,他們這個時候最需要的就是資訊,我們的工作正是要把正確的消息報道出來。」平井美智子說,有記者要在地震四天後,才聯絡到家人。
地震六日後,他們找到有電的地方,以家用電腦打印機每日出版約 500 A4大小的報紙,近日才恢復印刷「正常」報紙,免費派發,但暫時只能作黑白印刷,因為彩色印刷機仍未修好。

社長辦公室員工暫住
 


《石卷日日新聞》社長近江弘一開放自己的辦公室,讓失去家園的員工入住。

報社共有 30名員工,包括 6名記者,記者的家人都安全,但有職員的家人遇難,也有人失去家園,社長辦公室就暫時充當避難所,放滿被鋪給員工暫住。
《石卷日日新聞》災後手抄報紙報道新聞卻成為國際新聞,連美國華盛頓的新聞博物館也記載此事,展示新聞的價值。對於明年踏入創刊 100年的這份地方報章突然世界知名,報社上下只淡然地說,報道新聞是他們份內事。

創刊百年從未停刊

石卷市役所(市政府辦公室)外貼着一張告示,提醒民眾最近有人透過互聯網、電郵散播災區出現殺人、搶劫事件的謠言,澄清除確有受災店舖因無人看守被盜竊外,呼籲市民不要輕信新聞報道以外的消息(圖)。災後謠言隨時造成盲目恐慌,《石卷日日新聞》在號外也特別提醒讀者,「根據正確的消息行動」。
社長近江弘一說,大正元年( 1912年)創刊的《石卷日日新聞》除戰時因政府實施資訊管控,一度停刊後,近百年來每日出版,從無間斷。地震前該報的發行量是 1.4萬份,主要服務宮城縣石卷、女川、東松島一帶的讀者。
兩個多星期以來一直寄居報館、沒有洗澡的報道部長武內宏之向香港而來的同行講述災後的採訪經驗時,語氣竟平淡得像一切都理所當然。我們聽着,眼眶有點發熱。

佐藤捨身救人重探逃生路

距離石卷市約一小時車程的女川町,海邊平地上的村鎮幾乎完全消失。記者在廢墟的瓦礫中,找到「佐藤水產」的招牌,這裏的「專務」佐藤充在大地震當日,救出
20名來自中國大連的女研習生,自己卻被海嘯捲走。佐藤充的堂弟這天帶我們來到當日中國女研修生避難的神社高處,眺望佐藤充救人的路線

 
「佐藤水產」招牌仍掛在海嘯洪流劃過的外牆上。
 
 佐藤充的堂弟說,大連女研習生原本居住的宿舍,就在佐藤水產公司的對面,只隔着一條馬路。記者所見,現在宿舍連樓房的輪廓也無法辨認,只剩一堆頹垣敗瓦,若當日她們來不及逃生,後果不堪設想。


 
3 11 日下午 2 46分,女川町地動山搖,佐藤充原本已可逃生,但他知道海嘯快將殺到,立即回頭找尋公司的大連女研修生,再帶她們跑到宿舍約 200米外,拾級登上約三層樓高的護土坡上的神社避難。事隔兩周,護土牆上約兩層樓高的位置,還殘留明顯的水迹,可見當時情勢之危急。

 

 


庇護 20名女研習生逃過一劫的神社。


居民感動:實在難得佐藤充當時確保女生安全後,又折返宿舍繼續尋找其他人。那時候,海嘯席捲女川,神社上的女工目擊佐藤充被湍急的洪流包圍,只能着急地叫喊,眼白白看着孤立無援的身影,最後淹沒在水中。
附近的居民知道佐藤充捨身救人的事迹後,都很感動,「這樣的情況下不顧自己安危,還想着幫助其他人,實在很難得」。佐藤充的哥哥佐藤仁是佐藤水產的社長,現暫住堂弟家中。弟弟救人的事迹經中、日傳媒報道後,引起極大迴響,中國外長楊潔篪更為此公開感謝日本。但佐藤仁事後除第一時間向中方合作公司報告「 20人一個都沒少」,以及承諾安頓後會盡快補付女研習生的薪金外,絕口不提弟弟遇難。記者採訪這天,佐藤仁也以感冒不適為由,透過太太婉拒我們的訪問,還說:「真的不好意思。」

拉麪的收費:災民的笑顏
 


小災民難得溫飽,拉 麪可說是苦難中的極品。

 
臨時拉 麪店貼出「價目表」,希望得到災民的笑顏作報酬。

大地震後,南三陸町被形容是「消失之町」,近萬名居民入住避難中心。家園盡毀,地凍天寒,溫飽是災民最大的安慰。有拉 麪店在志津川學校改成的避難中心外,開 麪檔給災民炮製熱騰騰的味噌拉 麪,小孩子都吃得津津有味。
麪檔貼出的「菜單」和「價目表」,寫着拉 麪的「收費」是災民的「笑顏」。

以色列軍贈醫施藥
 
 

以色列軍派出約 30人的醫療隊伍,在南三陸町設立臨時醫療中心。醫療隊指揮官 Marom上校曾與隊員視察災區,他們形容海嘯的破壞力像原子彈一樣,但日本災民看來很堅強,有孕婦期待着新生嬰兒誕生,為未來帶來希望;有痛失老伴的老伯,海嘯後自行游回岸上獲救,求診時卻表現平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